2009年12月22日星期二

嬰兒矮小不可亂催谷

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,去年逾 90萬名 0至 5歲幼童中,約有 27,000人被歸類為身材矮小,即身高低於生長圖表的百分之三。兒科專科醫生鄭碧純指,矮小症可分為非病理性及病理性,前者包括遺傳、遲發育或原因不明等,後者則因先天性疾病、慢性疾病、內分泌疾病及出生小於胎齡等。
嬰兒出生小於胎齡是指足 37周出生,但體重少於 2.5公斤或身長不足 47厘米,去年約有 2,300名初生嬰屬出生小於胎齡。鄭碧純指,部份嬰兒在出生後 6至 12個月內會出現追趕性生長,但一成至一成半人到兩歲時仍未追回正常生長曲線。身材矮小雖然一般不會對兒童健康構成影響,但會對他們的情緒、心智及社交發展構成負面影響,「家長見佢哋細粒,可能會畀佢哋食多啲嘢,谷到肥咗,將來有新陳代謝綜合症嘅風險就會高咗,但未必幫到佢哋長高。」



可注射激素刺激骨骼生長



注射生長激素可刺激骨骼生長,改善兒童矮小問題,鄭碧純指,生長激素主要是利用哺乳類動物細胞進行基因重組技術生產,以數碼注射器注射。醫學研究顯示, 3至 11歲出生小於胎齡的兒童,接受生長激素療程7至8年,成年身高可提升 11至 14厘米,越年幼接受治療,效果越顯著,治療年期一般最少為1年。
有家長即使察覺子女身材較矮小,也會待發育後才求診,卻影響治療成效。鄭碧純指,很多家長也抱着發育時期會長高的心態,直至子女發育完成後,其骨骼的生長板在性激素的刺激下已加快融合,治療效果有限,「早發育就會早停止,初時係高過其他人,但之後好易會矮過人。」她提醒家長切勿胡亂以飲食催谷出生小於胎齡的子女,但需要留意其發育情況,一旦身高不達標,也可及早治療。



身材矮小定義


•年齡: 4 男童:< 95厘米 女童:< 94厘米
•年齡: 5 男童:< 100厘米 女童:< 98厘米
•年齡: 6 男童:< 104厘米 女童:< 104厘米
•年齡: 7 男童:< 108厘米 女童:< 109厘米
•年齡: 8 男童:< 113厘米 女童:< 115厘米
•年齡: 9 男童:< 118厘米 女童:< 120厘米
•年齡: 10 男童:< 124厘米 女童:< 126厘米
資料來源:鄭碧純醫生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