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

傳統孭帶防嬰兒髖關節脫位

傳統孭帶防嬰兒髖關節脫位
29年來少人使用 甩骱個案增 8倍


 


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助理教授杜啟峻指,分析 05年至 08年港島區的公立醫院求診數字,每千名兒童中有 0.87人髖關節脫位, 29年前全港每千名兒童只有 0.1人出現此問題,估計個案增加或與家長少用傳統孭帶有關,因為孭帶可保持嬰兒關節向外打開,有助改善輕微的髖關節脫位問題。



港大新手術傷口細





 

嬰兒越早治療髖關節脫位,完全康復機會越高,該系名譽臨床副教授周宏表示,六個月或以下的嬰兒,可戴上類似孭帶的帕氏吊帶兩至三個月,改善髖關節脫位情況;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則可用類似「打石膏」的方法復位。部份患者關節會有組織障礙物,例如一些肥厚肌韌帶等,令關節不能緊合,則需要接受手術。
由於傳統手術創傷性大,一般需一歲後才能進行,港大骨科在過去三年為 14名患者進行創傷性較低的「開放式復位手術」,此手術好處是五個月或以上嬰兒已可進行,並只需在大腿內側切開少於三厘米的傷口,較傳統手術要在大腿外側切開約八至九厘米的傷口為短。周宏指,手術後傷口不明顯,「大咗着兩件頭泳衣都睇唔到傷口」。傳統手術約一成人會再次脫位,接受新手術患者則未有人出現再脫位。
嬰兒大髀出現不對稱摺痕、更換尿片時一隻腳張開幅度較另一邊少、學行時「擺吓擺吓」、長短腳等,也是髖關節脫位的常見症狀。
周宏指,出生時臀部先出的嬰兒風險最高,髖關節脫位機率達 3%至 5%,但未必與分娩時拉扯動作有關;首次懷孕的母親子宮較小及胎水少的孕婦,有可能令胎兒身體受壓,增加髖關節脫位風險。
15個月大的蕭妹妹,在個半月大時,於母嬰健康院接受檢查發現左邊髖關節不穩,獲轉介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接受治療,使用帕氏吊帶三個月後,情況未改善,原來關節有組織障礙物,去年 6月接受開放式復位手術,住院兩天已可出院,現時康復進度理想,走路時相當穩陣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